2013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也是建筑業轉型發展取得突破的關鍵之年。我縣建筑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,以提高全行業質量效益為中心,努力在轉型發展中做優做強建筑業,一季度,全縣建筑經濟運行良好開局,實現了新年開門紅。
運行特點分析
一是業務承接量增長大幅提高。業務承接新簽合同額作為建筑業產值的先行指標,反應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建筑業產值的趨勢。1-3月份,全縣建筑業企業承接業務新簽合同額達188.2億元,同比增長40%,與去年全年負增長有了很大幅度提高。主要得益于國內經濟形勢較去年有所好轉,投資熱帶動了建筑業發展。
二是施工產值增幅明顯放緩。1-3月份,全縣建筑業企業完成施工產值135.4億元,同比增長13.1%,與去年同期增幅(35.8%)相比,降低了22.7個百分點。主要原因是2012年全年業務承接量下降,一直負增長,導致今年施工產值增長緩慢;其次是今年來,以“限購、限貸”為核心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沒有變化,導致部分房產企業主動要求放緩建設進度;建筑企業積極加強管理,由單獨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,主動放棄了原來承接的有一定風險的項目。
三是地方入庫稅收增幅與施工產值增幅不匹配。1-3月份,全縣建筑業企業實現地方入庫稅收16919萬元,同比增長12.5%,剔除緩繳因素,實際增幅為5.93%,比去年增幅(4.9%)提高了1.03個百分點。施工產值增幅(13.1%)與地方入庫稅收增幅(5.93%)不同步,說明國內金融環境對企業工程款結算造成很大影響,工程款拖欠嚴重。
四是中小企業增長動力增強。1-3月份,22家特、一級企業完成建筑業施工產值120.6億元,占全縣建筑業施工產值的89.1%;15家二級企業完成建筑業施工產值9.7億元,占7.2%;44家三級企業完成建筑業施工產值5.8億元,占3.7%。各類企業所占比例基本與往年相同。但17家一級以上總承包企業,實現地方入庫稅收9014萬元,同比減少9.66%,只有4家企業(華豐、中達、景業、華一)實現增收,1家企業(同濟)持平,12家企業出現負增長,其中宏潤、沈氏減少幅度在50%左右。一季度,全縣建筑業的地方入庫稅收增長主要由二級及以下企業帶動增長??h內入庫稅收同比增長34.24%,縣外入庫稅收同比減少13.44%。說明中小企業在縣內市場的占有率逐步提高。
雖然我縣建筑經濟實現了新年開門紅,開局良好,但是原材料價格上漲、用工成本上升、融資壓力、人才緊缺等問題仍然困擾企業發展。因此,今年主要任務是以質量效益為中心,把穩增長擺在第一位,抓住新型城鎮化推進和保障房建設的契機,重視建筑工業化,苦練內功,調整產業結構,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,加快推進企業體制創新、科技創新、管理創新,加快建筑業向現代建筑服務業轉變,實現象山建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。
縣建筑業管理局
|